香港手力急救协会

 

     「手力急救」法是由杨志滔博士参悟出来的。杨博土是针灸专家,早在1973年已想到用此手法进行急救。在1978年第一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上,杨博士首次发表「穴位急救」法。随後在1987年始公开教授,各界人士反应热列,两年内,考办证书的学生超过一千人,其中包括香港拯溺总会之会员丶香港警察丶医疗辅助队丶爱丁堡奖励计划及香港童军总会等。同时杨博士也在国际救生会议上推广此法,跟他学习有成的学生,很多在外地将手力急救发扬光大。这些地区包括:束南亚丶北美洲丶英国丶澳洲及纽西兰。

 

前言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中医中药亦一直为香港市民的健康发挥重大作用。自回归以来,特区政府订立《中医药条例》,我们分别在依法规管丶科研教育和中医服务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稳步发展。中医药行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积极融入国家中医药发展大局当中,及持续的传承创新。

   《手力急救:一般意外急救之十八个穴位》手册由香港手力急救协会出版,旨在将中医针灸穴位理论应用在急救学上,辅助现代的急救程序。这种非入侵性而简便的手法正好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亦是中医药承古启新的生动实践。由出版第一版手册的 1989 年至今,编撰团队精益求精,不断检视手册内容,至今已修订至第八版,以更切合社会实际需要。

   本人衷心祝愿杨志滔博士及香港手力急救协会,继续将「手力急救」法发扬光大。

林文健医生太平绅士

衞生署署长 
二零二四年六月

 

   杨志滔博士於一九八七年正式向各界推广「手力急救」法,把中国传统的穴位学问发展成为非侵入性的急救工具,为急救史写下重要里程碑。至今,「手力急救」在本港的发展已经历三十七个寒暑,喜见香港手力急救协会推出最新第八版的《手力急救:一般意外急救之十八个穴位》手册。

   本身是注册中医师及中国香港拯溺总会总主考的杨博士,一直致力钻研融合中西急救知识和技术,「手力急救」正是个中成果的佼佼者。「手力急救」法简单易学,自发表以来,不单吸引许多本地救生员接受相关训练并应用於日常工作中,更备受各地拯溺组织的认同和推崇。

   这本轻巧且方便携带的手册简单易读,并配以插图,能为「手力急救」初学者提供详细且易於查阅的资讯,方便随时参考应用。

   为传承「手力急救」法,让其继续发扬光大,杨志滔博士更将此手册的版权赠予香港手力急救协会,其无私精神令人钦佩。本人衷心感谢杨博士及其团队,一直致力进行有关研究,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希望。

刘汉华SBS,BBS,CStJ,JP

中国香港拯溺总会会长
二零二四年四月

 

   新年伊始,本人喜见《手力急救:一般意外急救之十八个穴位》手册第八版面世,手册更顾及大众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入针对处理心绪不宁的穴位按压法。

   中医学问博大精深,其中穴位治疗的学问早已获传统医学的肯定。刺激穴位有疏通经络气血丶扶正袪邪的作用。世界衞生组织早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建议应用针灸作医疗用途。

   杨志滔博士以香港注册中医师及中国香港拯溺总会总主考的背景,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致力推广以手代针的「手力急救」法,让救生员丶医护人员以至普罗大众,能通过简单易用的手法,在危急时舒缓伤患者的痛楚。杨博士多年来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的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同学亲授「手力急救」法,让莘莘学子在习医路上进一步拓濶视野。

   在此再次感谢杨博士及香港手力急救协会同仁,三十七年来对推广运用中医理论於急救上的杰出贡献和无私付出。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院长
二零二四年三月

 

1978:  於第一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中,香港首次倡议用针灸方法进行辅助心肺复苏法之理论,但鉴於针与艾都未能随身携带,而且使用者又必须曾受严格训练,因此「针灸」未能受到重视。

1978-80:英国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现中国香港拯溺总会),进行了一系列与中外医学专家对中医学说的急救穴位的研讨和实验研究,奠定了「以指代针丶以热代灸」的『手力急救』法,并於1980年首次在国际游泳教师会之研讨会中发表。

1981-86:为『手力急救』法的谘询及临床数据收集期。在皇家救生会香港分会支持下,经前广华医院中医部主任伍伟荣医师丶广州中医药学院(现改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丶前香港大学医学院杨美博医学博士等中西名医审核後,一套简易之『手力急救』法最终得以编定。

1987:正式向各界推广『手力急救』法,英联邦救生总会季报在十二月发表了支持文章,呼吁各属会的国家共同推广『手力急救』法及香港分会作为推动基地。

1987-88:在全港共开辨了28班『手力急救』课程,共有892人获颁证书。学员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多个政府部门,包括消防事务处救护队丶医疗辅助队丶渔农处丶房屋署丶教育署丶警务处丶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丶香港游泳教师总会丶香港拯溺总会(现中国香港拯溺总会)等。澳门拯溺会是首个参与此计划的海外组织。

在1988年10月的第六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上,香港代表介绍的『手力急救』专题,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兴趣,并获邀即场举办『手力急救』证书课程。最终共有42位代表完成课程及获颁证书,包括联邦秘书长丶英国总会的医事顾问丶加拿大总会的医事顾问丶马来西亚总会会长和代表,以及来自新加坡丶澳洲丶纽西兰丶千里达和菲济的技术主任和代表等。

1989-90:首届『手力急救』教师研讨会和证书课程於1989年1月15日举办。於1990年11月,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的第7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上
介绍了『手力急救』法,并有30位与会代表考获证书。在香港,『手力急救』训练已推广到红十字会服务队丶圣约翰救伤队丶民安队以及越南难民营。

1991-92:於1991年6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英联邦救生会百周年会议及展览上, 亦有介绍『手力急救』。同年8月,香港代表应邀到中国杭州为当地游泳与拯溺界人仕讲授『手力急救』证书课程。1992年2月,香港代表应邀到美国加州讲授『手力急救』及训练教师与主考,让多个美国团体能独立主办手力急救证书课程。同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八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上作专题讲座,有51位与会代表考获手力急救证书。

1993-94:1993年8月,香港代表向中国上海的游泳与拯溺界人仕教授『手力急救』法。於第9届亚太救生会议及澳洲救生总会的五十周年庆典上,『手力急救』法亦备受关注。1994年8月,香港代表访问中国北京游泳丶拯溺等体委,并开办『手力急救』证书课程。同年9月,香港代表在威尔斯卡迪夫举行的国际救生总会之医事会议上, 以『手力急救』的效应为题作出学术报告。

1995: 4月在台湾开办了『手力急救』教师及主考课程。10月,香港主办第10届亚太区救生会议,主题为『中西救生急救法之结合』,国际救生总会的会长向大会表示支持『手力急救』。

1996-97:1996年5月,於南非举行之国际救生总会「拯救96 」会议将『手力急救』法定为主要论题之一;同年6月,香港代表团出席英联邦救生会议;於白金汉宫举行的酒会上,英女皇对『手力急救』法甚感兴趣。1997年3月,『手力急救』被列入香港拯溺总会(现中国香港拯溺总会)医疗委员会之范围内,并首办高级手力急救证书课程。

1999:  7月,『手力急救』法被列入为香港青年奖励计划奖分项目,共有161人透过此计划考获证书。

2000:  香港拯溺总会举办首届高级手力急救教师证书课程。

2001:  5月,香港救生代表团出席英联邦救生会议,并於会上为中美洲丶非洲及欧洲代表开办手力急救证书课程;在白金汉宫举行之酒会上,告罗士打公爵对『手力急救』法甚感兴趣。

2002:『手力急救』法在香港卫生署备案,成为首个团体推行中医穴位急救,并得到当时卫生署副署长林秉恩医生接见及认同。

2003:  9月,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救生总会亚太区救生会议上发表『救护车抵达前利用宝贵时间』,将『手力急救』配合传统急救和与伤病患者沟通学,得到各国认同并将之推广。

2004:5月,开办全港首届综合急救证书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手力急救』穴位操作丶西方急救丶与伤病患者沟通学的配合运用及临床实习,88位学员考试及格。同年6月及9月,分别在埃及和意大利举行的国际救生总会亚太区救生会议上,各国代表均表示支持『综合急救法』。

2005:举办香港拯溺总会(现中国香港拯溺总会)金禧活动--中西急救结合工作坊,并获香港大学丶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三家大学的中医学院院长支持,分别委派教授参与穴位急救专题讲座。

2008:1月,英国米高亲王主持香港拯溺总会救生典礼,并对『手力急救』法作出重点评价。同年12月,首次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合办『手力急救』研讨会。

2009:4月,杨博士应邀到纽西兰奥克兰,向当地狮子会及童军领袖发表「『手力急救』法对伤患者的疗效」。5月,杨博士为菲律宾拯溺会会长丶执委和会员教授『手力急救』法。

2010:9月,『手力急救』法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全球水上安全会议(世界性水上安全代表大会)上,成为重点发表文章。

2011:5月,杨博士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世界防溺会议上,发表题为「如何以指力按压处理人事不省丶心律不齐和痛楚的伤患者」的专题讲座。

 

报名及查询

办事处:香港德辅道西103号乐基商业中心1002室。

服务站:香港跑马地礼顿道37号崇兰大厦3字楼A座。

电话 :5166-3467 (锺先生)

下载会员申请表